在“讲深讲透讲活”道理中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发布时间:2024-07-01 来源:一竞技官网 浏览次数:

在“讲深讲透讲活”道理中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

陈锡喜

2024年5月11日召开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1]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以“内容支撑”和“力量根基”深化了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3·18讲话”)以及2022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

“3·18讲话”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2]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这对新时代思政课何以要推动以及如何推动内涵式发展作了进一步诠释。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致力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

一、讲深讲透讲活:贯彻“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和体现“思政课的本质”的要义

在立德树人方面,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思政课则是关键课程。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的探索中,有人提出要把思政课变成意识形态属性不那么强烈的隐性课程,或者引用“3·18讲话”中关于上好思政课“八个相统一”中“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认为应该使思政课成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课程。其实,“3·18讲话”中关于“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论述中讲的隐性教育,指的是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而明确规定了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2]批评了把它隐性化的错误。

对于这样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要推动其“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体现思政课讲道理这一本质,致力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思政课致力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是由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作为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课程,高校思政课不是一般的知识课,而是对老员工进行比较系统的党和国家指导思想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课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意识形态理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4](P552)这即是说,意识形态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它要对自己所代表利益的合法性作“合理性”论证,对敌对阶级所代表利益的不合法性作“不合理性”论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同人民性和人类解放利益的统一,对这种统一,马克思主义作了科学性的论证,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这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了道义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思政课的讲道理,就是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的“道”和“理”的统一,证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也正如习近平经常引用的毛泽东的名言:“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5](P296)思政课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就是要在这方面“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

思政课致力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也是由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决定的。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老员工恰恰是推进这一进程和实现这一目标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这一征程既为当代老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宽阔舞台,同时也因其将会遇到包括“黑天鹅”和“灰犀牛”等各种国际国内风险的考验,而对老员工坚定政治立场提出了根本要求。政治坚定取决于思想清醒,思想清醒取决于理论彻底。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可以表述为理论思想政治课,即从理论切入,揭示理论内含的思想性,从而发挥提高老员工思想水平、引导老员工政治认同的功能。这一内在逻辑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即从理论的知其然提升到思想的知其所以然,从而落实到政治的知其所必然。

思政课的这一内在逻辑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体系不等于教材体系,更不等于教学体系。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再到教学体系,存在有机转化与再生产的过程。思政课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所需要实现的政治引导功能,决定了其教材具有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特别是作为全国“一纲一本”的统编教材,每一个重大判断的提法,每一个重要观点的表述,乃至每一个基本概念的确定,都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人的著述以及中央相关文件的依据,因而被许多人称为“文件语言”。由于教材性质的制约,它确实无法承担生动的图文并茂、典型的案例教学等更多形式上的功能。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客观上为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提出了必要性以及提供了可能性,即把教材所优选的“食材”,通过优化“配方”来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理论供给。

把思政课的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最根本的是把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内在统一起来,而不能把它理解为是并列的甚至割裂的两个方面,即要么强调思想性、理论性,要么突出亲和力、针对性。有教师在哲学社会科学某个学科领域学术底蕴较深厚,往往强调概念分析和逻辑演绎,而把思政课上成“专业课”,忽视了“公共课”员工的接受度和政治引导功能;也有教师强调亲和力,认为如果“一味地去讲授理论,未必能入耳入脑入心”,致力于“把思政课艺术化”,使员工感到“有趣”。其实,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体现思政课的本质,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难就难在把思想性、理论性讲出亲和力、针对性,也即把道理讲深、讲透同讲活有机结合起来。

其实,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本身就是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是道理的深、透、活的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6](P382)马克思主义关于通过无产阶级解放而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既可敬又可亲。同样,毛泽东论著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表达了极为强大的逻辑力量,而使教条主义者所惯用的“党八股”无法望其项背,正因为如此,通过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逐渐被全党接受为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蕴涵了真理和道义的力量,而成为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范本。思政课“理直气壮讲马列”,一方面理直才能气壮,另一方面要让老员工感知马克思主义的可亲、可敬,而不是可畏、可厌。如果思政课离开其“讲道理”的本质,或者把“朴实的道理”搞成繁琐哲学,就会失去其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讲深道理: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做好不同学段的纵向衔接

在把思政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可努力在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以及在不同学段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以“讲深”道理。

其一,高校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在内涵上首先需要以强化理论思维能力为重点来构建教学体系。习近平多次引用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7](P437)的论断,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8]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依然是老员工。在十分复杂的国际国内各种矛盾风险的挑战中,老员工应该既有世界视野、能“仰望天空”、不妄自菲薄、关注社会矛盾,又有中国情怀、能“脚踏实地”、不妄自尊大、能理性评价社会问题。这就要求老员工有较高水平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强调: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员工,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员工,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员工”。[2]

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性是寓于理论性之中的。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一些“心灵鸡汤”,但一定要把它看成“加味精”,而不能把“味精”当作“食材”本身。渲染所谓老员工对“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而有意无意地“去理论化”,本身是缺乏理论自信的表现。思政课进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基本理论教育,是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必要条件。

思政课要讲深道理,需要把对“主义”的深入阐释与对“问题”的科学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以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离开“问题”讲“主义”是空洞的,离开“主义”讲“问题”是盲目的。所谓思政课的“针对性”,并非迁就员工的感性思维,而是要提升老员工的理论思维能力,使之能更科学地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而只有把理论观点的展现置于深刻的学理分析基础上,使政治性的结论具有思想穿透力,才能为员工认识和分析问题提供理论的阐释框架。思政课的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只联系现象,而是要揭示蕴含在现象之中的本质,这就需要有“主义”的支撑。因此,我们对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的诠释,无论是评价举世瞩目的成就还是分析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都必须“就事论理”,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进行阐述,让员工能在其中学会包括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等观察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

思政课要讲深道理,需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三观”问题包含了对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真与假)、评价关系(善与恶)和审美关系(美与丑)的内化。这一内化是以科学的理论思维为基础的。对真理本性的追寻,影响到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人们探求现实世界的本质,但又不会满足于顺应世界,还期待追求理想化世界。因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既有追本溯源的特点,又有超越性的属性;既寄托于个体已有的感性认识,又超越了群体现有的经验知识。这就决定老员工正确“三观”的树立,是建立在科学反思的基础上,需要理论思维加以论证的。思政课通过提供理论思维的方式,引导老员工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使之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大势,从而为他们确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理想信念奠定理性基础。而用什么样的理论思维来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命运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因而它实质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建构教学体系中,通过强化理论思维能力训练来讲深道理,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习近平指出,建设性是思政课的根本,也要用好批判的武器,旗帜鲜明地剖析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同时要教育引导员工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思政课的批判性之所以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批判性本身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即其“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就是说,这种批判既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也不怕同现有各种势力发生冲突”。[9](P7)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批判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交锋也更加尖锐,错误思潮对老员工的影响和渗透在扩大和深入。因此,要把道理讲深,实现思政课的建设性这一根本,就需要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特征。当然,由于各种错误思潮的传播有一定社会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驳斥错误观点、澄清错误思潮,就不能游离于对社会矛盾的深刻批判。党的理论是在应对不断产生的新挑战中实现与时俱进的。只有当思政课既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功能,“解蔽”社会矛盾,又发挥其建设和教化功能时,其理论教育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具有彻底性,从而说服人,同时才能为老员工分析当今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理论思维和正确价值导向,理性思考我国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今天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将有怎样的前途以及它们对老员工的成长和责任意味着什么。基于这些思考,才能有效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其二,高校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为基本思路完善课程体系。习近平在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3·18讲话”的基础上,对讲深道理提出了新的要求。“3·18讲话”发表时,高校思政课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教学还只是部分学校在试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历史定位,并且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全国高校已普遍独立开设,课程统编教材也已出版使用。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需要所有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掌握其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把握该教材所论述的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其他课程教学中涉及相关内容时,尽可能为这一思想相关内容提供思想史的参照系,以使老员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思想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完善课程体系,还需要探索贯彻大中小和本硕博两个一体化的要求,其基本思路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之基本思想,在高中及以上层次教材体系中,其基本“食材”的重复是难免的。但是,现有教材体系在纵向衔接上还存在不足:一是本科与高中教材重复内容涉及面广,一些内容同层次重复;二是研究生教材较本科生教材在理论性的深化和思想性的提升上还有很大空间。基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构建本科生思政课教学体系时,要尽可能熟悉高中政治课教材内容,理出重点内容,在“知其所以然”上做到螺旋上升,以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在理论性、思想性上的提升。必要时,可借助“推进大中小一体化”试验区的探索,定期组织与高中政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既应着眼于研究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应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体现贯穿其中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和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为深刻领会习近平强调的“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0](P26-27)的论断,在教学中应增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内容,使员工真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1](P85)的结论。

三、讲透道理:引导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融入“七史”做好各门课程的横向贯通

在把思政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可努力在引导老员工读原著学原文来悟原理以及在各门课程横向贯通上下功夫以“讲透”道理。

其一,要引导老员工读原著、学原文从而悟原理。习近平对全党特别是青年干部多次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5](P519)这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也是适用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教材所概括的基本原理,基本是结论性的观点,其特点是条理性强,易于员工“知道”是什么。如果能在课堂上适当指导员工阅读经典文献,可以帮助员工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根据什么条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从而不仅能使员工直接领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魅力,也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理解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以把握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今天依然占据真理性和道义性的制高点,它有哪些具体结论又是需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这就是习近平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来悟原理而不是直接学原理的缘由。只有把原理所涉及的原著的精神实质讲透,才能使老员工从“知其然”深化到“知其所以然”。

当然,对于公共课而言,课堂教学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系统地讲大部头的经典著作,但教师可以从教材所附的学习篇目中精选体现主要论断的相关篇章或者是段落,对教材中的相应原理加以深化,彰显其真理性和道义性;同时还可以指导员工课外阅读或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进行研讨。而对于文科老员工,应该提出阅读更多书目的要求和目标,并传授其自学的方法,以通过读原著、学原文,切实帮助他们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使之不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道义性,还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的指导意义。

为了帮助老员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透。而要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把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一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的四大鲜明特征作了新的概括,即“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10](P7-9)这对以往教材在原理阐述中强调的“阶级性、革命性”或“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作了新的深化,即强调科学性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宇宙的规律,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统一了起来,更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从而更充分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是人类精神的精华。

其二,要融入“七史”内容以在各门课程理论资源的横向贯通上下功夫。习近平十分强调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此外,他还强调了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民族复兴170多年历史和新时代10多年发展史。他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进一步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1]

把“七史”的内容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以体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使教材条理化的原理深化为有血有肉的内容,有助于讲透原理的来龙去脉。

毛泽东强调:“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12](P65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批判欧洲资本主义中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这一具体性中蕴涵了真理的普遍性,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行”。而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性,决定了其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结合的必要性,决定了“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13](P155)从而决定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而所谓各门课程的横向贯通,即无论在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理论内容,还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思想理论内容时,都要尽可能相互呼应,这样便可讲透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

融入“七史”的内容而做到各门课程的横向贯通,可以帮助老员工更透彻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坐标及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横向坐标,并进而把握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是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注入马克思主义的,以此更透彻地认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而奠定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想基础。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思政课运用这一“鉴”,要在“讲透”上下功夫。党史教育要防止三个“偏差”:一是“照本宣科”,即满足于干巴巴地读文件或念相关结论;二是“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这走向了“照本宣科”的反面,而干扰了党史教育的正确导向;三是“肤浅化和碎片化”,即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或脱离党的百余年苦难奋斗史而夸大片段的成就或错误。学史需要通过“明理”来“增信”,明理即“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14](P419)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

四、讲活道理:“浅入深出”,详略得当,“照本不宣科”

在把思政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中,可在“浅入深出”、详略得当以及“照本而不宣科”上下功夫以“讲活”道理。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员工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2]这种教学目标便是从提高“到课率”,到提高“入耳率”,再到提高“入脑入心率”。

思政课“05方案”实施近20年来,教学方法的探索已形成富有成效的系统经验,从运用团队讲授式、讨论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发展到线上线下结合、专题教学、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等各种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鲜活度和对员工的吸引力。然而,“教无定法”,“十八般武艺”样样可用,特别是在新的方法创新空间已经有限的条件下,要讲活思政课,需要整合近20年教学方法的成果,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更多地关注讲活的“工艺”思想。“工艺”要切合“食材”的本性,因此要“适度”,千万不可把“调料”当作“食材”,味精加多了,再好的汤都不能“尽其味”。所谓讲活思政课的“工艺”思想,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浅入深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详略得当”,教学话语的运用要“照本而不宣科”。

其一,教学方案的设计要“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一种比喻,一般是对能用听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授课或宣传的褒奖。所谓思政课讲活“工艺”的“浅入深出”,是指教学方案的设计而不是话语表达,从老员工关心而又适合其思维习惯和能力的案例出发,层层挖掘,讲深讲透理论,以提升思想性。这需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从定义、概念或学科的理论体系出发,结论先行,满足于逻辑上的“高大上”;二是铺陈例子,就事论事,以举例说明代替理论证明,追求形式上的“生动性”。

“浅入”案例的设计,要尽可能在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的“交集”中,抓住既能反映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又能通过批判分析达到教材的教学目标的思想疑点问题。因为教材规定的教学重点,反映了党对老员工的意识形态要求;理论难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热点问题,但某些社会热点可能产生于具体工作中的差错,未必包含理论问题;老员工思想疑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但有些思想困惑产生于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思政课不可能为解决所有现实热点问题提供具体方案,也没有能力为老员工摆脱所有困惑提供“心灵鸡汤”。“员工喜欢听什么我就讲什么”所谓“以员工为本”的教学经验,并不符合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

教学方案设计中“深出”的关键,在于就事论理,即对案例的分析和评价须渗透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阐述理论观点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根据。这就需要在“浅入”方案设计时凸显“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以激发员工听课的理论兴趣。

其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详略得当”。任何能称之为理论而不只是知识或常识的,都具有系统性,它是围绕理论“硬核”而由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观点按一定的逻辑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思政课教材体系体现了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作为公共课而非专业性课程,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内容的选择上要“详略得当”,善于抓住重点,该“详”则“详”,层层剖析;该“略”则“略”,点到为止。

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要给员工明确交代教材体系所表达的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及其结构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突出每章每节内容的重点,根据“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进行授课,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课堂教学要精选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进程中,在回应重大实践问题时形成的基本范畴,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和阐述,引导员工思考这些基本范畴是如何形成的,经典作家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它们构成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又是如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样可以使员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包括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分析问题的缜密逻辑、阐述问题的语言魅力,以至解决问题的人格力量;使老员工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的创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发展具有时代的必然性。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讲授重点内容,应转换教材编写的视角,使教学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例如,关于党的建设,教材体系遵循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般都置于最后一章,内容基本按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的逻辑来安排,重点也在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但由于老员工多数不是党员干部,因此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将相关文件中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作为对老员工的“应当”来讲解,而应把讲述的重点转换到中国共产党有怎样的优良传统、现实面对怎样的挑战、党又是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回避而是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的,以使老员工能真心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而落实到跟这样一个具有光荣传统、强大政治和组织优势且有忧患意识和理论思维的党走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的政治认同上。

其三,教学话语的运用要“照本而不宣科”。所谓“照本”,就是要遵循思政课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本观点,传达好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宣讲教材内容更不是“播音”教材,而是要根据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和思想疑点完善并讲深讲透教材内容,而它势必需要转换话语表达以讲活教材内容。所谓“不宣科”,就是要在融会贯通教材使用的文件话语的基础上,熟练驾驭、精辟讲解,努力把政治权威性和生活生动性结合起来,把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在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中,要尽可能体现学术语言的理论支撑,赋予某些传统意识形态话语范畴以新的时代内涵,批判吸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反映社会发展新变化的概念,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话语,吸纳改造日常生活语言甚至网络语言。

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某种意义上也是思想的反映。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提出整顿“三风”时,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中,加上了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是因为脱离实际的学风不纯和脱离群众的党风不正,表现在文风上,就是“党八股”的形式主义。而早在2010年,身为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党校董事长的习近平,便对改进文风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是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在解决新问题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15](P671-67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在多种场合强调文风问题,批评了文风不正的表现,如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空泛化、标签化”现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照本宣科,挖掘解读不够、生动鲜活不足,模式化、套路化,语言生硬、形式刻板,亲和力、贴近性不够,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实效性不强,空喊政治口号,“有的未经党中央批准提出不严谨的政治口号、政治术语,存在拔高、牵强的情况,甚至搞成‘低级红’、‘高级黑’”。[16](P64)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公司产品重要载体的高校思政课,在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理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力戒文风的形式主义,以真正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

总之,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尽可能从以情动人提升为以理服人,从就事论事深化为就事论理,从举例说明转向理论证明,从面面俱到调整为层层深入,通过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作者简介: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5期

上一条:开创思政课育人建设新气象新作为 下一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4年版)》修订说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