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布时间:2024-01-24 来源:一竞技官网 浏览次数: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金民卿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奋进新征程,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动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永固、航向不偏。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经验和根本所在,突显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拯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艰辛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归根到底在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的领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一百多年来,就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党才能够在各个历史时期认清主要矛盾、确立主要任务、找到正确道路、制定正确决策,在认识上更加清晰,在实践上更加主动,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胜利。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清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中心任务,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再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识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新征程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以坚实的制度保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领导新时代治国理政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到根本制度的高度,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从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以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对这一制度的丰富内涵作了详细阐述。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到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强化制度意识、确立制度权威、抓好制度执行,切实把这一根本制度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落实到工作理念、思路、举措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正确思想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两个确立”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征程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入新时代,我们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但也要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一刻也没有停止。前进道路上,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腐化侵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前进道路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肩负好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肩负好新的文化使命,必须自觉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也阐明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路径。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两个结合”,就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持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更好地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推进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植入中国历史文化沃土,在中国大地上根深叶茂。

肩负好新的文化使命,应坚持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巩固文化主体性,坚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自信自强,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在坚持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形成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强大历史主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文化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根基、扬长补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各环节各方面各领域建设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博大的天下情怀和世界担当,在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同时为世界注入更多思想和文化力量。

肩负好新的文化使命,应坚持开放包容、推陈出新。要立足中华民族的历史特点和当代发展,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积极的姿态,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以坚守好魂脉和根脉为前提,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赓续好历史文脉、谱写好当代华章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来源:中国军网


上一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 下一条: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