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一竞技官网 浏览次数:

历史性成就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

吴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极端重要作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高等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余次到高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20余次给高教领域师生回信,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关心、重视,更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教育部先后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人才培养连续剧接续全面展开,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极端重视。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高等教育规模大起来了

   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提高了27.8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民族素质得到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2.高等教育实力强起来了

   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形成了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先后举办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慕课发展的中国范式。截至2022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25万门,注册用户达3.7亿,已有超过3.3亿人次在校老员工获得慕课学分,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建成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发起成立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成为主动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变轨超车战略一招、关键一招。

   创新创业教育领跑世界。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3万余门、在线开放课程1.1万余门,聘请17.4万名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专兼职教师,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老员工参加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功举办7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老员工参赛,大赛累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数75万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16万个,推动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高等教育服务国家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增强,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支撑引领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

   3.高等教育培养质量高起来了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深入人心,员工忙起来、教师强起来、制度硬起来、质量高起来成为战线普遍共识和努力方向。以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为牵引,共认定8031个国家级、863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遴选认定首批355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连续三年评选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业英才奖,评选出姚期智、张伯礼、林毅夫等一大批在高校一线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先生,有效激励、引导广大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潜心教书育人。

   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久久为功推进四新建设,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范式进行全方位改革。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教育应答、时代应答、主动应答、中国应答。

   深化新工科建设,全面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累计实施1457项新工科项目,探索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3.7万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112亿元。以院系组织模式创新为抓手,推进建设28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11个一流网络安全学院、50个现代产业学院、33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12家未来技术学院,推动工程教育深层次变革。

   深化新医科建设,定位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强化医员工培养的道术、仁术、学术、技术和艺术,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国家制度。加快复合型高层次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连续举办10届中国老员工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支持11所高校开展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推动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将师承教育融入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建成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认定,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深化新农科建设,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起新农科建设完整体系,设立首批407个新农科实践项目。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推出大国三农系列在线开放课程,建成36门耕读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课程,编写出版了《耕读教育十讲》首部新农科新形态教材,打造建设了184个耕读教育实践基地。持续加强种业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支持48所高校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高质量培养种业创新人才,有力支撑引领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

   深化新文科建设,明确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总体目标。面向6大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设立1011项新文科项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新增3000余个文理、文工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点。布局关键领域人才培养,在29所高校设立70个文科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等相关人才培养。全面推出中国政法实务、新闻传播、经济、艺术四大讲堂,打造中国金课,推进文科教育与社会实务紧密结合。

   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员工培养基地,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中国范式,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员工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为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筑牢基础。

   4.高等教育结构优起来了

   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位授予体系、专业目录体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对接新发展格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针对解决现实问题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265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目录内专业771种;新增本科专业布点1.7万个,撤销或停招1万个,人才培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度明显增强。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发展深入推进。围绕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会同相关部委,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夯实办学基础,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7亿元,实施一省一校一校一案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每年每校由中央财政支持约1亿元。深化对口支援工作,119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103所中西部高校,实现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

   高校共建工作成效显著。与相关部委、大型企业、地方政府新增共建高校151所。依托共建机制,首批双一流共建各地政府投入建设资金总计超660亿元,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经费总计超1000亿元,有效提升共建高校整体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能力。

   5.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硬起来了

   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实,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加强高公司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高教战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党委领导下的董事长负责制更加完善,公司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将持续做好中央巡视整改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深刻把握学校在新时期的新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思政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指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研制普通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培训文理工农医不同学科专业教师67万人。

   高校已经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各高校根据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要求,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行动上,高等学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高等教育新时代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战线以高质量为统领,注重由要素发展观转向整体发展观,不断探索建立与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

   面向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高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根本质量;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三是坚持落实四个服务,强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全力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力打造高等教育中国范式。

   【作者吴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原载2022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

 


上一条:公司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下一条:一竞技官网师生赴仙桃开展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